>
新闻中心
>
>
投产、复产、限产潮同时到来,最后一季度化市行情走向如何
版权所有©山东瑞祺化工有限公司 电话:0635-6322399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ICP:鲁ICP备13030474号-1    鲁公网安备37152102000154  

0635-6322099

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

投产、复产、限产潮同时到来,最后一季度化市行情走向如何

【摘要】:

限产潮可能带动暴涨,但整体行情或不容乐观。

  1. 重大投产:国产替代是关键,价市可期

    Guide View

 

1、中石化催化剂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投产,实现进口替代

 

中石化催化剂(天津)有限公司于2021年开始筹建,2022年正式注册,总体规划2000吨/年银催化剂装置、1250吨/年聚烯烃装置、200吨/年球形聚丙烯催化剂及500吨/年载体装置、3吨/年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工业试验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系统、辅助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。

中石化催化剂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,目前已开展三期建设,其中,一期已建成投产,二期三期正在建设当中,后续项目也在陆续规划设计中。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主要以建设银催化剂、聚烯烃催化剂等催化剂生产装置及配套辅助设施为主。项目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,填补国内空白,实现催化剂进口替代。

2、全球唯一连续化产线在美瑞新材即将投产,一吨能卖10万多

美瑞新材公告,子公司美瑞科技(河南)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聚氨酯产业园一期项目部分装置实现投产,项目的PPDI装置及PNA装置已产出合格产品,目前正在进一步优化各项工艺指标,持续提升运行质量,力争达产达效。该项目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PPDI装置。当前CHDI和PPDI在国内缺乏竞品,产品溢价程度较大,产业链附加值较高,预计CHDI价格5-10万元/吨,PPDI价格在10-20万元/吨,相较于TDI、MDI当前一万多元的价格,利润相对可观。

 

据了解,该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,分两期建设:其中聚氨酯产业园一期于2022年四季度开工建设,项目涵盖年产12万吨特种异氰酸酯产能,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(HDI) 10万吨/年、1,4-环已烷二异氰酸酯(CHDI)1.5万吨/年、对苯二异氰酸酯(PPDI)0.5万吨/年。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年产4万吨特种异氰酸酯、4.5万吨酰氯类产品、16万吨特种二元醇等生产线。

3、国产首个自主技术,一次开车成功

 

国内首个自主技术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3540F在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24万吨/年SSBR/SBS橡胶装置一次开车成功,填补了国内空白,所产工业产品苯乙烯含量约35%,乙烯基含量约40%,具有制备成本低、应用条件温和、工艺适用性强等特点。

 

中石油在溶聚丁苯橡胶领域持续努力,从2017年成功竞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高性能合成橡胶产业化关键技术”开始,到2021年自主研发的官能化产品SSBR72612F实现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,再到如今的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3540F,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壁垒,提升国内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。目前,独山子石化溶聚丁苯橡胶生产能力达160kt/a,下游客户覆盖多家国内知名轮胎企业,2023年销量达到106kt。

4、国产光刻胶重大突破,通过工艺量产验证

武汉太紫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150 A-光刻胶产品,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,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。这标志着国产光刻胶在性能上已经能够与国际主流产品相媲美,对于推动国产光刻胶的产业化和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

该产品对标国际头部企业主流KrF光刻胶系列。相较于国外同系列产品UV1610,T150 A在光刻工艺中表现出的极限分辨率达120nm,且工艺宽容度更大,稳定性更高,坚膜后烘留膜率优秀,其对后道刻蚀工艺表现更为友好,通过验证发现T150 A中密集图形经过刻蚀,下层介质的侧壁垂直度表现优异。

  1. 关键复产:供需博弈,价市企稳

    Guide View

  2.  

1、万华化学,75万吨产能装置复产

8月23日,万华化学公告烟台产业园PDH产能将于8月25日开始例行停产检修,预计检修45天左右,涉及产能75万吨/年。根据10月8日最新公告,相关装置停产检修已完成,恢复正常生产。


万华烟台75万吨/年PDH装置采用Uop工艺,主要为下游产品提供丙烯原料供应。除该装置外,万华目前还有多套PDH装置在建,全部完工后预计总产能将达255万吨/年,其中包括万华蓬莱90万吨PDH项目,建设周期为2024年11月至2026年10月。福清万融新材料90万吨/年PDH一体化项目,主攻高端聚烯烃产品。

 

2、TDI复产、停产、检修齐发,短期价市波动

 

阿根廷Petroquímica Río Tercero公司决定于10月14日起停止其位于科尔多瓦的甲苯二异氰酸酯 (TDI) 工厂,虽然产能只有2.8万吨/年,却是拉美唯一的TDI制造商,加之月初陶氏关闭了阿根廷聚醚多元醇装置,至此阿根廷将没有公司生产任何异氰酸酯或聚醚多元醇,将转为寻找进口替代,而目前海外TDI装置纷纷关停,全球产能向我国集中,或利好国内相关供应企业出口。

 

我国TDI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近40%。

其中,甘肃银光TDI装置已结束单线运行状态,逐步恢复双线运行;韩国韩华3条TDI生产线将于10月15全部停车至月底;上海科思创TDI装置11月装置例行一周停车检修;美国一套装置10月份已经停车进入年度大检。这些停车检修和复产运行都将造成TDI短期的市场价格波动。

 

3、BDO投产、复产双至但产能利用不佳,价格或企稳


国庆节后有36万吨/年BDO新增装置计划投产,主要包括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/年、宁夏惟远新能源有限公司12万吨/年、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二期14万吨/年装置。除了新增产能投产外,河南开祥化工公司、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BDO装置也存重启预期。但延长石油炼化公司、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BDO装置存检修预期,因此BDO行业产能利用率依然维持在五成附近的低位。

自7月下旬至国庆节前,随着BDO市场惯性下行,行业利润空间持续缩窄。据隆众资讯9月26日数据计算,BDO产业链中,BDO产品吨亏损1208元,PBT产品吨亏损617元,氨纶吨亏损2194元。在行业整体亏损压力下,BDO供方守价意愿较强。业内人士认为,在行业亏损额增加和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下,厂家为了维护自身利润水平会努力保持销售价格的稳定,预计BDO价格再度破位下跌的风险较小。

  1. 限产关停:周期长,影响大

    Guide View

  2.  

1、全国限产潮或再次到来,部分化学品可能暴涨

近日,山西省一知名化工企业停产引发业界关注。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,根据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《关于实施2024-2025年秋冬季重点行业企业差异化管控的通知》(晋市生态环保委[2024]4号)文件要求,所属化工分公司2024年10月15日至2025年1月12日停产,停产时间为90天。公告称,上述停产预计影响公司2024年四季度尿素产量减少约4.55万吨,销售收入减少约7800万元;影响公司2025年一季度尿素产量减少约0.7万吨,销售收入减少约1200万元,合计收入减少约9000万。

 

随着2024年秋冬季的到来,山西、河南、宁夏、甘肃、内蒙古、浙江等多地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,对化工、建筑、煤炭、金属加工等重点行业实施生产管控,或进一步导致部分企业面临停产。这些措施有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,但也将对相关产业链造成了显著冲击,回顾2021年的限产政策,由于化工企业的停产和需求端的急剧变化,相关产品的价格一度暴涨。今年最后一季度是否会重复限产潮、造成行情暴涨有待进一步观察。

2、跨国企业持续关闭整合产能,深远影响化市行情

奥升德宣布,将于2025年2月关闭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伍德生产基地,主要生产短纤维、膨体长丝和特种聚合物,其中聚合物业务转移到彭萨科拉生产基地,后者是奥升德全球最大的尼龙一体化制造基地,至今已经运营了70年,主要产品为尼龙66聚合物、己二酸和己二胺,还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工厂之一。早些时候该基地已经进行了一轮裁员调整。而今年4月,奥升德关闭格林伍德的工业纤维生产装置,并在今年二季度停止了供货。同时还将荷兰的高性能尼龙66产能转移至意大利的生产基地。

上述系列变化都体现了全球化工巨头顺应市场变化的持续产能调整,关闭装置是当下“普遍现象”,来自业内人士化工平头哥的统计,关闭或缩减产能的装置大多集中在大宗化学产品领域,欧洲成本增长是造成国际龙头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,因此欧洲也是很多企业主要关闭的装置所在地。

关闭或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、运营成本拉升以及必要的转移生产 ,如巴斯夫转移至中国、奥升德中国连云港一期20万吨/年己二胺项目进入试生产。而产能永久关停与转移也将长期深远影响全球化市格局与行情,部分领域国产化工有持续替代机会,部分将因跨国企业集体转产至国内,加剧竞争。

  1. 宏观走向:2024虽有涨价潮,但实际弱于2023价市

    Guide View

  2. 今年以来研报分析都认为行业触底将回暖反弹,不过鉴于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遥遥无期,化市行情或将持续“受挫”,很多生产企业盈利水平降低,贸易企业订单减少,市场运行压力较大。很多企业努力寻找海外市场,但目前全球市场都比较疲软。截至目前全球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下行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,带动我国新出口订单回落。

海关总署发布的2024年8月进出口商品构成表(人民币值)显示,无机化学品、其他化学原料及产品出口累计比去年同期分别下滑24.9%和5.9%。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出口累计比去年同期下滑1.4%,其中无机化学品等下滑23.6%,肥料下滑13.5%,杂项化学产品下滑10.4%。

与此同时,国内市场消费降级,通缩风险加剧,诱发更加残酷的内卷价格竞争,对于寄望内需拉动化工增长不利:2024年10月中旬,化工行业重点报价机构中,共有5家机构的多个品种价格较4周前出现了大幅下跌,平均下跌幅度为18.1%。中石化、利华益、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带头降价,其中硫酸、纯碱、混二甲苯、小苏打、甲苯、MTBE等产品价格跌幅超10%,碳酸锂更是暴跌5000元/吨,TDI、己内酰胺等跌价约1000元/吨。

 

综合来看,化企大环境上的后市行情不是那么乐观,还是老生常谈,企业需要加速转型升级,进入高壁垒领域才能摆脱当前困境。